|
據全球液流電池網獲悉,10月20日,河南省發改委發布《推動河南省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(征求意見稿)》,《若干措施》提到,2030年,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1500萬千瓦(15GW),市場機制、商業模式、標準體系基本成熟健全,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穩定運行的多元儲能體系初步建成。
完善價格激勵政策,支持新型儲能發展。當獨立儲能因現貨運行導致收益減少時,以儲能電站系統循環電效率75%為基準,按照上網電量0.383元/千瓦時兜底收益,對結算不足部分給予補償,當綜合效率低于75%時,按照實際效率除以75%進行折減后兜底收益。當獨立儲能電站向電網送電時,其充電電量執行河南省工商業用電峰谷電價差政策,不承擔輸配電價、系統運行費用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,不執行功率因數考核。獨立的小型抽蓄、新型儲能電站向增量配電網送電的,其抽水或充電電量不收取輸配電價、系統運行費用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。當國家政策另有新規定時,按照國家政策執行。
在新能源裝機規模大、消納壓力大的地區,滿足新能源消納需要,重點在安陽、濮陽、鶴壁、三門峽、洛陽等地布局大型電網側儲能項目。在新能源資源稟賦好、發展潛力大的地區,推動新能源與儲能協同發展,重點在南陽、周口、駐馬店、商丘、平頂山等地因地制宜布局建設一批友好型新能源電站。在電力負荷集中、保供壓力大的地區重點布局電網側儲能,保障鄭州、周口、駐馬店、商丘及開封等地區電力穩定供應。鼓勵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建設長時儲能,促進源荷協調發展。加快推進構網型儲能在高比例新能源電網和弱電網的示范應用,推廣配電網新型儲能應用,提升新型儲能對電力系統穩定運行支持能力。鼓勵在配電網擴建受限或偏遠地區推廣電網替代型儲能。
此外,政策指出:支持用戶側儲能發展,拓展儲能應用場景。鼓勵符合條件的化工、鋼鐵、制造、數據(算力)中心、冶金行業等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發展,配置長時儲能,減少占用備用容量:降低用電成本。鼓勵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利用建設的儲能容量,從大電網下電,參與公用電網削峰填谷。
集聚產業優勢資源,打造產業集群。推動鋰電儲能產業集群化發展,支持鄭州、洛陽、焦作、三門峽發揮電芯、上游原材料優勢,打造豫西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。加快液流電池產業集群培育,支持開封、平頂山等地發揮產業優勢,打造全釩液流電池生產基地。支持許昌以系統集成龍頭企業為依托,在我省建立生產基地與實驗室,鼓勵省內企業加快科技創新,培育本士龍頭企業,打造系統集成產業集群。
加強技術創新,提升核心競爭力。通過“揭榜掛帥”“賽馬制”等方式,圍繞鋰電池儲能、氫儲能、壓縮空氣儲能、抽水蓄能等領域的企業重大技術需求和行業共性技術開展攻關。推動全釩液流電池技術發展,加快電堆、雙極板、離子交換膜、系統集成等全釩液流關鍵技術攻關,促進核心技術消化再創新,形成河南拳頭產品。
強化產學研用,提高成果轉化應用水平。加強儲能聯盟樞紐作用,構建政產學研融合發展的創新生態,提升自主研發能力。支持新型儲能項目優先利用能量密度大于200Wh/kg的鋰電池技術,系統具備0-20s可調節慣量時間常數、3倍無功電流輸出能力大于10秒、黑啟動時間小于10分鐘的構網型技術,充放電深度100%、循環次數大于20000次、時長大于4小時的全釩液流技術等先進技術,促進轉化應用。
優化要素保障,合規配置資源支持產業發展。切實加強土地、財政、環保、消防、電網接入等要素保障,優化前期手續辦理和變更流程,積極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項目落地。完善電解液租賃和融資渠道,支持組建平合公司,鼓勵企業以租賃形式使用電解液,降低全釩液流儲能初始投入成本,提升全釩液流儲能競爭力。加大對項目投融資支持力度,支持申報國家中長期國債、發行地方債券等,鼓勵開發性、政策性銀行提供融資服務。
以下為原文





 |